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学校要闻 >> 正文

首届省高校驻乡村“第一书记”工作研讨会暨“第一书记”农产品代言推介会走进沈航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8-10-25 [来源]: [浏览次数]:

10月17日暨全国扶贫日当天,2018年辽宁省部分高校驻乡村“第一书记”工作研讨会暨“第一书记”农产品代言推介会在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隆重举行。

省委组织部组织二处副处长吴忠平,省委教育工委组织部部长李洪军及省内10余所高校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100余名省高校驻村“第一书记”、20余个县区乡镇村镇干部和产业带头人和企业代表等230余人参会。本次活动旨在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东北考察提出的要求,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东北振兴。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全体在校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校长孙小平在开幕式上致辞。党委副书记姚绍良主持开幕仪式。

孙小平在致辞中简要总结了学校乡村振兴的经验。他表示,本次活动就是要学习好、领会好振兴乡村战略精神,真正取到“真经”、收到实效。他强调,我们要扎实落实中央、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切实提升“第一书记”履职担当能力;多措并举落实习总书记东北振兴座谈会精神,通过社会服务这个“桥梁”走进东北振兴、乡村振兴的实践。

李洪军在致辞中对沈航的乡村振兴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对下阶段我省各高校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具体工作部署,为“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方向遵循,为我省乡村振兴工作谋划出互利共赢的“路线图”。

会上,吴忠平、李洪军和孙小平共同为“沈航教工服务中心·第一书记代言农产品超市”揭彩!

开幕式后,与会领导饶有兴趣地来到各个展台。在展台前,领导们详细询问了第一书记工作情况和农产品销售情况。

随后,召开了高校“第一书记”工作研讨会上。会议由党委组织部部长霍庆生主持。 傅畅梅、曲洪波、卢海燕、吕建和姜宝山等5名同志代表沈航暑期乡村振兴战略调研组进行了调研成果交流汇报。 省属高校驻乡村“第一书记”代表田海军、李江、程丹、鲍宏博、李岩、周磊、刘书杰、陈浩南、宋玉涛9位同志在会上做工作研讨发言,亲述好故事、推介农产品,引领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互联网+第一书记”王胜军同志做农村电商服务专题讲座。

吴忠平同志在研讨会上讲话,他从驻乡村“第一书记”的工作定位工作职责、工作方向等三个方面为驻乡村“第一书记”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强调,广大驻村第一书记要围绕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帮助引进致富项目,拓宽发展经济路子,推进富民强村建设进程,切实帮助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据悉,此次“第一书记”农产品代言推介会集中搭建了展示区、服务区、对接洽谈区等区域,设立了80余个标准展位,有来自“第一书记”所驻村的大米、杂粮、水果、蔬菜、食用菌、山特产品和其他类农副产品等100余个品类农产品,供广大消费者和采购商现场品鉴体验。 通过现场产品展示,可确保大家买得放心、用得安心,实现了供销商与消费者和采购商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搭建乡村绿色生态农特产品的营销“直通车”,让农民更加准确的掌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调整农产品种植方向。此次推进会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和商家前来购买和洽谈。

近年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选派干部和人才到农村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选派了24名驻村干部(涉及11个地级市、14个县区共24个乡镇),为辽宁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党委还亲自挂帅督战,全面实施包保到村、包干到户的帮扶工作机制,坚持以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引领,深入实施乡村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实施质量兴农战略,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学校资源构建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引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资源下乡,组织二级单位与对口乡村实行包保责任跟踪机制,全面推进校地互促互补的工作局面。实行包干到户帮扶工作机制,瞄准贫困人口精准帮扶,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在产业规划、组织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工作力度,形成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从2014年起,国家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体现了对于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设立“扶贫日”是继续向贫困宣战的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在这样特殊的日子,辽宁省举办首届省高校驻乡村“第一书记”工作研讨会暨“第一书记”农产品代言推介会,是辽宁省推进科教兴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又一创新举措。农产品推介会走进高校,通过搭建平台,让驻乡村“第一书记”做农产品代言,进一步连接了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可以让高校先进的科研资源汇聚到农村,让合力产生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富民,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后我省各高校将继续瞄准方向、总结经验、发挥优势,为新时代东北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支持,为实现东北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塑东北环境、重振雄风贡献力量。(文字/李朔 编辑/隋长虹)